园游会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追风筝的人》||我看到了什么


关于书的一点想法。关于人性,关于救赎,关于宗教,关于战争。而书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

***

毕竟畅销书,听说这本书已经很久了。但对中东的书不是很感兴趣,带着这种愚蠢的偏见,之前光看到人物的名字就觉得意兴阑珊,再没有翻开的兴趣。
前几天很偶然地得到了一张过时作废的电子书券,逛电子书库时再次看到了它。看了一下简介,好像没那么排斥,随手买了下来。

没想到这一看就不可收拾,数次被书中的情节深深打动而落泪。原本以为只是个赎罪的故事,看完后才知道这本书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个。

战争,宗教,父子,灵魂救赎,种族与性别歧视,忠诚与背叛,发达与落后,人性的卑贱与伟大,人生的朝不知夕……
这些含义不断地在残酷的故事叙述中呈现,一次一次给我心灵的暴击。每一次以为角色的痛苦终于要消失时,立马又一轮新的更大的痛苦,看得无比揪心。
不得不承认,畅销就是有畅销的理由。语言通俗浅易,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性很强,悲情的背后带着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

更重要的是,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阿米尔,作者在他身上凸显了人内心深处软弱与卑劣的本质,那些是掩盖在纯真善良正直的自我认知之下的,甚至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的丑恶的一面。

至少我是看到了自己。
第一次对阿米尔行为的愤怒,是看到他默默看着哈桑为他受辱却离开时,我愤怒地想骂他,却发现骂不出口。

一个十二岁的软弱男孩,还偶尔带着莫名的种族优越感,能指望他面对强敌时为了一个他甚至都不承认是朋友的仆人挺身而出吗?

换做是自己,你能做到吗?
我问自己。
虽然不愿承认,但如果遇到那种情况,我就是阿米尔,我会选择他的选择,我就是我此刻想要骂的人。我又有什么资格站在道德高点指责他?
虽然我可能会找帮手过来,但不能为绝对忠诚的朋友,做到同样的忠诚而退后转身离开,这样的选择,仍然让我羞愧难当。

竟然从书里看到了自己卑劣的一面,带着这样的忐忑继续看下去,后面的“我”依然存在。

阿米尔爸爸为了保护一个陌生女子,冒着被枪杀的风险挺身而出时,紧张地拉住爸爸,希望他坐下的懦弱的阿米尔,是“我”。

面对着弱势群体,无意中流露出莫名优越感的愚蠢的阿米尔,是“我”。

几十年后面对当年对哈桑的罪过,仍然不愿面对,只想逃回在美国安逸温暖的家的阿米尔,是“我”。

各种时刻都在想着退后,想着逃避,想着不面对犯下的过错,就会让自己好过一点的自欺欺人的阿米尔,是“我”。

虽然写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总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主角不是个传统意义的“好”人,身为读者的我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我自然也不是个什么好人,这样的突然自省,让我非常难过。

尤其看到哈桑直到生命的终结也在维护阿米尔的家,哪怕他曾经被背叛。“为你,千千万万遍”他用生命履行了他的诺言,看到这里,更感受到了仿佛我背叛了他那般悲痛。

谁能做到哈桑这般?我无法做到。

*****

哈桑和阿里是绝对忠诚的角色,阿米尔和阿米尔爸爸是他们的对立面。作品用仆主两代人格的对立,让伟大者更伟大,渺小者更渺小。

但比起仆人一派绝对正面的角色,阿米尔和他爸爸的角色塑造得更成功,更接近一个真实的人。

阿米尔自不必说,整部作品都是他的救赎历程,人性的弱点在他身上非常明显。阿米尔父亲的形象,却经历了几次反转才立起来。

在阿米尔的第一叙事视角看来,他的爸爸一直都是威严强大的化身,严肃到不敢接近。加之对阿米尔的态度时冷时热,所以最初站在阿米尔的立场上,只觉得他是个有点良心的商人,
一个不那么称职的父亲。

直到看到他在逃亡路上,冒着被枪杀的风险救一个陌生女子,才发现他的正义感远远超过想象。父亲的英勇和儿子的胆怯对比鲜明,父亲收到的军礼更像是给软弱的阿米尔一记耳光。

如果说这是他从普通人到英雄的第一个反转,那第二个反转足以将他从英雄神坛上拉进世俗泥沟。

能想象吗?一个挽救过陌生女子贞操的英雄,曾经和仆人的妻子有过私生子。而仆人和他一起长大,对他忠心耿耿。

这样的反转虽然让人措手不及,一时无法接受,但不得不说,善良与邪恶、正义与背叛这样看似矛盾的品性,确实能够在一个人身上毫无违和地融合。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既有先天动物性的本能,又有后天人类社会打上的理性的烙印。此后阿米尔父亲一直救助穷人、救济孤儿的善行,是他的理性对他动物性的还债。

由此阐释了救赎的主题——「从前的罪行变成了后来的善行,这才是真正的救赎。」
是不是这样姑且不论,但优美中有丑陋,卑劣中见高大,这才是真实的人,活生生的人。
这也是虽然他们的角色不算特别完美,但并不招人厌烦的原因。

*****

再来说救赎的问题,后来的善行真的能弥补先前的罪过么?

哈桑乖巧懂事得令人心疼,面对阿米尔的一次次背叛,甚至嫁祸栽赃,他对哈米尔的忠诚与爱也至死方休。

两个孩子关于吃泥巴的对话就已经隐隐透露出了,两个人友情的结局必然是以阿米尔的背叛告终。
“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这是阿米尔对哈桑忠诚的试探。
“不过,你会让我吃泥巴吗?”这是哈桑对阿米尔正直的试探。

哈桑从来不会拒绝阿米尔的要求,但阿米尔做不到这样。这场忠诚与正直的考验中,阿米尔输得非常彻底,输掉了友谊,输掉了良心,输掉了此后长达几十年的灵魂的安宁。直到孤身从塔利班手里救下哈桑的孩子索拉博,伴随他几十年的噩梦才结束。

但对于哈桑来说,他曾经从阿米尔那里受到的伤害就消失了么?
偶尔流露出少爷高傲习性的阿米尔,
看他身处险境却转身离开的阿米尔,
拿石榴丢他冲他大吼的阿米尔,
从没有说过他是他的朋友的阿米尔,
栽赃给他逼他离开的阿米尔……
其中任何一条的背叛,相信别人都无法忍受,但哈桑却始终忠诚如一,把他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救赎了自己的灵魂,而哈桑至死都不知道阿米尔的愧疚与赎罪。这虽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但作品的悲剧意蕴也因此更深刻。

善行究竟能不能弥补之前的罪行,这是个无法量化的问题,也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个人感觉是无法弥补的,正如破镜无法重圆一样,心里的,甚至生命的裂痕也无法完全修补。

但这本书讨论的是犯错后自我灵魂得救的问题,因此这样的行为不说是最好的选择,但比起自欺欺人式的逃避,甚至二次伤害,赎罪式善行至少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就是这本书最突出的救赎的主题。

在这个救赎的过程中,我被哈桑对阿米尔这样的情谊感动,但并不喜欢这样的单方面付出的友谊,阿米尔不配,哈桑不值。至于为何会产生这样的不平等的友谊,一方面他们的友谊发生在种族歧视的地区,有当地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另一方面也跟阿米尔对哈桑的态度有关。

阿米尔虽然对哈桑偶尔流露出幼稚的嫉妒与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但他本质并不坏。在书的前面,两个人一起去看电影,一个士兵对着哈桑说着关于他母亲的下流的话,电影院里哈桑低声哭泣,阿米尔在旁边一下一下拍着他告诉他那个士兵认错人了。

哈桑保护阿米尔的身体不被其他孩子打伤时,阿米尔也在保护着哈桑的心灵不被伤害。这一个情节可以看出他们是互相守护的,只是自从阿米尔在哈桑和父爱之间选择了后者后,他们之间的距离才越来越远。
就宽容地理解为那是一个十二岁孩子不懂事时犯下的罪过吧。

*****

比起救赎这个主题,这本书对战争下人的生存的描写更觉得触目惊心。
故事用阿米尔的成长,串联起阿富汗战争给他的故乡喀布尔带来的沧桑巨变。通过阿米尔的眼睛,还原了饱经战争风霜的喀布尔底层人民,在战争中的生存困境。
他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看到这些的,如果要加上一个修饰词的话,他是一个胆小懦弱的普通人。

描写战争有很多方式,以往看到太多的以英雄人物为主角厮杀的战争故事,战争下烽火燃烧的城市,也只是个凸显英雄高大的模糊意象而已。虽然知道战争中受苦难的是平凡的人民,但具体怎样并没有真正的概念。

然而,当一个个带着硝烟气味的场景通过阿米尔的眼睛呈现出来时,原本空洞虚无的“残酷”,就被一个个意象填满而有了具体的含义,真实又惨烈。

命如草芥,人尸喂狗,屠杀异族人,大学教师沦落为乞丐,瘸腿的人出售自己假腿换一点点钱,挨饿更是常态……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幅员辽阔,宁静祥和,远离炮火硝烟的人们,担心的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得更好。富人们的花园别墅,使出身富贵阿米尔在喀布尔的房子,“看起来像仆人住的”。

身在战乱中的喀布尔,阿米尔不停地想念他的妻子他在美国的家,喀布尔与美国,这是一处鲜明对比。

而另一处是喀布尔的今昔对比。战争将昔日的喀布尔破坏得面目全非,绿树消失,阿米尔爸爸亲自建成的恤孤院已被炸得粉碎,从前和哈桑奔跑的街道上,现在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弹坑。

一个纵向,一个横向。
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昨日的喀布尔和今日的美利坚,都与战争下的喀布尔构成了天堂与地狱的强烈对比,对战争残酷无情的揭露也显而易见。

其中最令人压抑的是战争下孩子的遭遇。
“在战争中,父亲像食物一样短缺。”比起恤孤院里的孤儿,能和父母亲人在一起挨饿的孩子,已经算是幸福。为了保护更多的孩子,恤孤院的负责人甚至不得不满足恐怖组织每周带走一两个孩子这种变态要求,然后在良心的谴责下用这肮脏的钱,喂饱幸运的留下来的孩子。

而哈桑的孩子索拉博在成为孤儿后,就不幸沦为了当年欺辱他的狂热种族少年,如今喀布尔的希特勒——阿塞夫的娈童。

套用《鼠疫》里神甫的一句话,“人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比一个孩子的痛苦和与痛苦俱来的恐怖更严重。”
若用宗教的理念来说,如果鼠疫或者战争是神对人类罪恶的惩罚,那来到人间还未沾染世俗尘埃的孩子就不该有这种惩罚。
孩子染上鼠疫,孩子在战争中受到非人的待遇,这样的事本就不该发生,但不可避免地总有一些孩子成为战争的炮灰。这样的荒谬让旁观者痛苦而又无能为力。

《鼠疫》里有一段孩子染上鼠疫后夭折的描述,目睹了全过程的神甫备受打击,走向了绝对信仰的宗教极端。
《追风筝的人》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处。
阿米尔对待宗教的态度一直是暧昧不清的,唯有两次提到他虔诚的祈祷。一次是阿米尔父亲病情结果出来之前,一次是索拉博自杀后被送进抢救室抢救之后。
第一次只是默默地在心里进行,第二次则是泪流满面地跪在医院门廊里,不顾周围人的眼光虔诚地面向西方一次次祷告磕头。
这时他突然意识到,「真主一直存在,存在于这条绝望走廊里人们的眼睛里。」「只有失去真主的人们才能找到真主」。

一个几乎忘记祷词的不合格的穆斯林,这时突然将所有希望倾注于宗教,这个看似虚无缥缈,但却是他在绝望中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如同海上暴风雨中的零星灯光一样的存在。阿米尔对宗教情感态度的极端反转,也正是人自身脆弱与无力的表现。

微弱渺小的人,如何面对无法摆脱的生存困境,这是一个无法找到终极答案的话题。书里不同的人物给出了不同的回答。病魔缠身的阿米尔爸爸选择了坦然面对,绝望的阿米尔选择了虔诚的宗教信仰,厌倦人生的索拉博选择了彼岸世界……这是作者给予的几种回答,直到最后也是含混不明,没有答案的问题确实无法回答得清,只能抛给读者,各人慢慢体会吧。
(不要学习索拉博哦!!!)

看完书后,就看到新闻里播到美国刚刚空袭了叙利亚。以往只会觉得这只是一场遥远的异国战争,现在看到这类新闻,脑海中代替空洞的“战争”二字的是,书中描写的阿富汗惨遭袭击下流离失所、仓皇逃难的平民。昨天的阿富汗,变成了今日的叙利亚。

从前为异国平民转瞬即逝的悲哀,变成了现在对和平愿望的真实期待。和平很难实现,但至少这本书让人更加认清了战争的实质与和平的珍贵,这就是它的价值。

*****

整本书的基调沉郁低回,直到结尾才稍稍高扬。

消失了很久的风筝再次飞向了天空,当阿米尔奔跑在哈桑追风筝的路上,迎着风追逐着天空中的风筝时,他追回了他丢失的灵魂,却再也追不回那个为他追风筝的人了。

而看到阿米尔对着酷似哈桑的索拉博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时,为这本书,最后一次流下眼泪。

一直追逐阿米尔身影的哈桑,或许,你听到了他对你的忏悔了么?


评论(34)

热度(2238)

  1. 共13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